新闻网
您的位置:主页 > 两岸 > 正文

【甘文鋒】完善選舉制度有助香港重回正軌

中央政府就「愛國者治港」的原則,對香港現有的選舉制度提出多項修訂建議。

文:甘文鋒

自從夏寶龍主任公開重申「愛國者治港」將會成為中央治港的主要方針後,坊間都在議論中央在兩會將會提出重大舉措。果然不出所料,今年兩會期間,中央政府就「愛國者治港」的原則,對香港現有的選舉制度提出多項大幅修訂。在討論議細節前,應當了解清楚,今天中央提出完善選舉制度,有利愛國者治港,更有利香港撥亂反正,經濟民生重回正軌。

中央提出的改革,包括將現時70席的立法會議席,增加到90席;1200人的特首選委會增加到1500人;而本來117席來自於區議員的選委議席全數取消,改由政協擔任;而新增的300位選委則又地區及社團領袖所擔任。當然大家最關心的可能是立法會的90席如何分配,據了解,有機會是40席給予選委會選出,30席給予功能組別,而餘下的20席留給地區直選。以這種分配,愛國者應該能主導立法會,取得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席。

可能有人就會問,當愛國者主導立法會之後,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有望改善嗎﹖筆者認為機會還是頗大的。今天香港的問題,往往是反對派或攬炒派對所有政府提出的政策均積極反對,而反對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政治立場,而非基於理性的政策研究。在回歸後一段頗長的時間當中,親中及反中成為香港的主要矛盾,而這種矛盾卻是永遠不可能透過現有的政治體制去化解。因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,反中的行動即使有片刻風光,最終必難以為繼。

對從政者而言,這次的政治制度改革,其實正正是要將這個矛盾壓下去,即是如果從政者依然要站在反中的立場,鼓動這個矛盾,就不能再從政了。除了一些極端強硬派外,其他從政的人不會再關注本來的反中議題,因為政治理性告訴他們,在選舉制度改變後,所謂的反中議題已不可能生存。如果他們想繼續在政界生存,只能轉型為忠誠反對派,就其他經濟民生政策作出建設性提議,否則就只能被歷史淘汰了。

而對一般市民大眾而言,當然選舉制度的大變會令社會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,但在這個階段過後,大家的目光當可以重新回到日常生活的民生政策。到時社會的矛盾很大機會會重回階級矛盾,議會的討論應當能夠重回正軌,就不同的政策作出理性辯論,而非今天一切以反中作為主調的陰謀論。

當然,一眾治港的愛國者亦要拿出實際政策,幫助香港走出低谷,否則無論中央如何為香港完善選舉制度,香港亦難以翻身。因此在這次兩會後,如何找出有能力的愛國者治港,當是理順香港的下一步。

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

圖:新華社

本文转自 橙新闻,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媒體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