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网
您的位置:主页 > 往事 > 正文

今天几毛钱的小贝壳 三千年前可买100平米土地

贝壳在古代为什么当宝贝

宝贝,好宝贝。这个词,现在一般用来指值钱的东西,还有对可爱小孩子的爱称。但这都是引申和比喻,宝贝的真正意思其实是一种贝壳。这种贝壳,在中国古代就是财富,甚至长期当作钱币使用。后来,所有值钱的东西,都可以比喻为“宝贝”。

null

宝贝,又被称为宝螺、货贝,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钢中腹足目宝螺科。宝贝的贝壳呈椭圆形,中间有一道细长的壳口,表面镀有一层珐琅质,光彩亮丽。而且宝贝有许多种类,例如虎斑宝贝、拟枣贝、阿文绶贝等等,拥有非常丰富的花纹色彩,即使在今天也是很有趣的收藏品。

古代中国人有多么喜爱这种贝壳呢?

在四川三星堆出土文物中,竟然发现了几千枚来自海洋的贝壳,而这种贝壳正是宝贝。要知道,三星堆位于四川,距离大海有几千里,而且三星堆文化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。古人不远千里,在交通很不发达的条件下,用什么方式将这么多贝壳运到四川盆地?运来又做什么用?这一切都成了千古之谜,让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。

不仅仅是三星堆,河南安阳的殷商王族墓地,也大量出土了这种宝贝贝壳,数量成千上万。例如商朝王后妇好墓,就出土了多达7000枚的宝贝。妇好墓距今也有三千多年了,而且河南安阳也距离大海很远,说明不管是古代河南人,还是古代四川人,都对宝贝拥有极大的热爱。

null

古代的云南对宝贝的热情也不落后。云南曾出土过西汉时期大量滇国文物,其中最贵重的文物是一件青铜器,这件青铜器像一口蒸锅,上面雕塑了很多人和动物,造型十分精美,艺术价值很高。但这件青铜大锅,是用来干什么的呢?是用来装贝壳的!用来装宝贝的贝壳。考古学家给这口锅的正式名字,叫做“储贝器”,就是“装贝壳的器皿”。

出土的时候,这件青铜锅货真价实地装满了宝贝,在当时的人看来,这个储贝器可是一个真正的“聚宝盆”!好多好多的宝贝啊!但在今天看来,所谓的宝贝,只算是普通的贝壳了。对我们来说,最宝贵的还是这件青铜锅。于是,放到博物馆里的时候,里面的贝壳多数都给扔掉了,只留下了这口青铜锅。古代有一个成语“买椟还珠”,买了一盒子珍珠,只留了盒子,珍珠全扔掉了,就是这个意思吧?

为什么这种贝壳这么受喜爱呢?这要从四千年前说起,当时古代的社会不断发展,人们开始有了多余的产品,比如粮食啊,牛羊啊,陶器和其他手工艺品啊,这就需要用自己多余的产品,去和别人交换,例如用自己的粮食去换别人的一个陶盆。但怎么换?换多少,这需要一个用于参照价值的中介物,于是就诞生了货币,就是钱。

null

但是货币需要很多要求,比如必须便于携带,个头大小方便计数,数量上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,而且大家都喜欢。所以,黄金、白银、青铜后来都成为了货币。但是,提炼这些金属需要有冶炼技术,在人类社会早期是不太成熟的,如果大自然里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用,这种东西是大家最欢迎的。所以,自然形成的贝壳,尤其是宝贝的贝壳,就成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。

宝贝的贝壳,外观好看,造型统一,便于计数,而且比较结实,便于携带。最关键的是,大家都喜欢。所以宝贝成为了中国古代很多地方都愿意接受的商品交换物。

但是从商朝开始,由于自然形成的宝贝数量有限,加上青铜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,铜钱出现了。最早的铜钱,直接仿制宝贝的造型,被称为“铜贝”。铜贝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,也是世界最早的。此时,不仅有铜贝,还有石头做的贝,骨头做的贝,甚至宝石做的贝,都成了天然宝贝的代用品。

进入春秋战国时代,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,铜钱越来越多,楚国还出现了金币,造型也不再只是贝壳的样子,有布币,有刀币,最后还出现了圆形的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石贝、骨贝等等早已消失了,天然宝贝也逐步远离货币的角色。但是在中原以外的地方,很多人还是喜欢天然宝贝,用来进行商品交换。

null

由于宝贝外形美观,坚固耐用,在少数民族地区,尤其喜欢用宝贝贝壳作为装饰品,例如用绳子串起一串贝壳挂在脖子上。如果买东西的话,直接从脖子上拿下一个就能用。所以在中国一些边远地区,贝壳作为货币一直坚持使用了很长时间。

再说一个大家感兴趣的,那时候的天然宝贝能买多少东西呢?

这是有文物可以考证的:有一件西周青铜器,曾记录了宝贝的商品交换价格。商周时期,使用的是“朋贝制”,一朋是5个大宝贝(如虎斑宝贝),或者10个小宝贝(如小型货贝)。这个朋,就是朋友的朋,朋字最开始就是用来作为货币单位的。

按照记录,买周朝时代的一百亩田需要8朋贝,也就是80个小宝贝。就是说,一个今天几毛钱就可以买到的小贝壳,在三千年前可以买大约100平方米的地!(作者:陶慕剑)